第(3/3)页 我爸这身体是需要心脏架桥,还是你刚才说的新研出来的那个,另外一种从内部解决的方式?” 医生把自己该说的都说了,家属问他就给自己觉得正确的建议。 “从我的角度上来讲,心脏搭桥比较适合,老爷子的血管里实在太窄了,而且上了年纪的人血管也比较脆,另外一种方式可能会受伤。 而且那是人家德国的技术,目前人家都没对外公开,咱们自然没办法拿到这项技术,也没办法给老爷子应用。 老爷子身子骨看起来挺硬朗,但如果真要做这个手术,估计得请一些心外科医生来会诊。” 夏黎眉头皱的更紧,出于对后市医院“进门先化验”,医生都有kpi的印象,实际上对“会诊”这个词并不怎么友好。 但她也知道以他们家现在的身份地位,一般情况下别人不会没事过来坑他们一把。 想了想,夏黎问:“那如果我们能把那位德国的科研人员请回国内,他所研制出的那种方法会不会更好? 咱们医院可不可以“飞刀”,就是找别的地方的医生来给做手术?” 医生:……这么坏规矩的事,这小丫头怎么提起来的?让大夫去别人家医院里坐诊,简直太不给人家脸了。 “其实创口小,伤害低来讲,当然是那位德国的科研人员使用的方式更小。 但老爷子这血管里有许多都塞的比较严重了,技术允许的情况下,还是在外面架桥比较保险一些。 不过我最近有一个设想,可以先将德国医生创造出来的技术里面的球囊塞进血管,让它在血管里走一遭,先摆平、扩张血管,再放我们的同事进去。 这样手术估计也会好手术一些。 不过医生会诊就比较难办,大伙天南海北,哪里的人都有,想要聚集到一块儿,除非有天大的事儿发生。” 言外之意,想要会诊少找点人,他能帮忙,人多了他也就开始摆烂,大伙各凭本事。 夏黎:…… 第(3/3)页